来自北京的消息(记者王赢)延庆区张山营镇后黑龙庙村,聚丰和奥古斯特,500亩不含化肥和农药的优质有机葡萄收获颇丰,正在根据客户订单陆续发货。
优质有机葡萄丰收。
“注意施肥,一定要有机;葡萄架下的草,要人工除草;病虫害防治,物理手段;品牌应该保持良好,药物不应该被随意殴打。如果你不成熟就不卖,你就不能生产任何商品……”这句朗朗上口的话最近一直在黑龙庙村的村民口中吟唱。原来这是黑龙庙村葡萄种植者签署的最新诚信协议。2017年8月18日,黑龙庙村成立了葡萄种植者诚信联盟。该村25名葡萄种植者自愿签订诚信公约,承诺在葡萄种植中严格遵守有机认证规定,不使用化肥、农药和激素,不销售劣质产品,不缺斤少两,用心打造黑龙庙村“诚信葡萄”。
黑龙寺村后的“诚信葡萄”。
黑龙庙村葡萄种植30多年后,整个葡萄产业于2009年开始进行有机转型,并于2012年成功通过有机认证。目前,该村有24个专业葡萄种植者和1个专业葡萄种植合作社。巨峰、奥古斯特、黑奥林等10多种葡萄种植在500多亩土地上。为了帮助村里的葡萄产业在市场上拥有更大的品牌效应和竞争力,在村里前任第一书记顾天硕的建议下,后黑龙庙村的所有葡萄种植者自愿签订了一份诚信协议,承诺永远不使用化肥和农药,永远不使用催熟剂和膨胀剂,永远不欺骗质量低劣、重量不足的消费者。他们决心打造一个“诚信品牌”,让后黑龙庙村种植的500亩葡萄成为“诚信葡萄”,让消费者能够安全采摘和购买。
“诚实葡萄”的优良品质吸引了许多回头客。
55岁的家明是北京绿地葡萄种植合作社的主任。五年前,当他听说村里的葡萄已经通过有机认证时,他决定回到家乡开始自己的事业,成立专门种植有机葡萄的合作社。现在他的公园占地200多亩,有10多种葡萄,年产量超过10万公斤。它是张山营镇著名的葡萄种植者。家明在18日率先签署了诚信条约。他说葡萄产业现在面临着一个非常矛盾的局面。一方面,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葡萄销售越来越困难。另一方面,消费者正努力放心购买“质量和数量”的葡萄。通过诚信条约的签订和诚信联盟的建立,黑龙庙村的“诚信葡萄”的良好品质将在未来得到保证,这将吸引更多的回头客,开拓更广阔的信誉良好的市场,使消费者有信心购买更多的水果。
黑龙庙村的葫芦也很受欢迎。
后黑龙庙村现任一秘刘猛告诉记者,该村是一个低收入村,该村的主导产业是葡萄种植。这些年来,村子里的葡萄在市场上卖得不好,人们很担心。与其被动地等待“输血”来增加收入,不如结合村民创造“诚信葡萄”品牌,利用品牌实力吸引更多消费者,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,并通过积极的“造血”手段尽快摘下低收入的帽子。
新京报记者王赢摄影报道编辑唐铮
校对李香玲